上海大学“溯源创优”计划——“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魏秦工作室-澳门十大娱乐棋牌网站

 上海大学“溯源创优”计划——“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魏秦工作室-澳门十大娱乐棋牌网站

上海大学“溯源创优”计划——“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魏秦工作室

创建时间:  2021/07/27  许萍   浏览次数:   

一、学院党委“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情况

加强培养教育。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建立“双带头人”后备人才库,重视把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培养发展为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注重把热爱党务工作、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党员选配为教师党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与教学科研业务的联动式培养、同向式提高。

注重思想引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建设、立德树人、凝聚各方优秀人才、实现内涵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教师党支部书记带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每学期至少为支部党员讲1次党课,带头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凸显业务引领。引导教师党支部书记把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有机融合,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的结合点,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做到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同规划同落实。发挥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团队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推动教学科研创新创优,形成党员、教师争做教学科研骨干的良好氛围。

强化管理考核。建立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双目标管理”机制,突出支部工作成效和党员师生评价,重点考评支部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等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评。

优化组织配置。按照结构合理、人数规模适当、便于开展工作、便于发挥作用的要求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探索建立党政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党支部书记担任行政职务、党员行政负责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支部规模较大、教学科研任务较为繁重的教师党支部,配备一名副书记协助开展工作,选优配强支部委员。

二、支部工作

1.党支部基本情况

建筑系教工支部党员共19人,以中青年党员教师为主体,其中40~50岁10人、30~40岁6人、30岁以下1人;在学历分布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党员14人;多毕业或访学于英国、德国、美国等名校及其国内清华、浙江大学、同济等院校,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支部。

支部书记魏秦(47岁、博士、副教授)兼任建筑系教学副系主任,主管全系日常教学、教改与学科建设等大量工作,将支部建设与建筑系中心工作密切结合;

支委4人:宣传委员郝晋伟(34岁、博士)任美院青联会副会长,负责支部的党建活动组织与课题申报;宣传委员曹小艳(40岁、硕士、建筑系教学秘书)负责支部党建宣传工作;纪检委员刘勇(44岁、博士、副教授)任建筑系系主任、学院院长助理,积极参与支部党建与系学科发展与美院多学科融合;统战委员:李钢(51岁、教授),建筑系学科带头人,将支部党建与建筑系的学科发展建设紧密结合;

2.工作开展情况

建筑系教工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政治引领方面,首先,定期完成党建理论学习与讨论,按时完成支部“三会一课”规定动作,支部党员深入学习支部工作条例、党风廉政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活动。在支部大会前,支部书记与支委积极讨论与互动,对活动的策划与过程充分准备,并经常针对支部建设与个人学习与党员谈心,会后进行热烈讨论;支部党员大会安排在每月系务会议之后出席率高,教师党员积极开展结合专业建设的“艺筑城乡,再塑初心”、“进博会与我们”、“黄文秀事迹与我们的教学”等主题党日,紧密结合建筑系的教学科研工作反思及时修正,不仅较好地规范了支部组织生活,也发挥了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

其次,支部在对接专业教学,围绕学科发展,对建筑系教学与科研建设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三年来,建筑系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院教学案例展览、建筑系迎接评估的教学资料规范化整理、2018建筑系学科发展大会与2019建筑系优秀毕业生与校友论坛、乡村振兴联合毕业设计等活动圆满举办,支委与年轻党员教师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在提升自我科研与学术能力方面在支部起到示范与引领效应:立项国家自然与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与上海市哲社4项,并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ssci与c刊论文,整理提升了建筑系的学术水平。年轻党员教师还积极参与课程教改、教学展览与设计竞赛,指导学生获奖25项;

第三,建筑系支部探索党建创新路径,连续三年立项上海大学支部好项目,结合支部党建与支部优秀组织生活案例建设,联合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支部,师生协同共建创新服务载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忘初心系民生,在上海老旧社会与郊区乡村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与公益设计服务社区的活动,对四川路外滩社区、虹口区江湾镇的公共环境景观进行改造实践,并针对弱势居民的艺术生活开展培训,完成四川路顾爱娣阿姨家的住宅公益改造项目,获得公益组织与社区住户的高度评价。

支部在近年来获得基层党建好项目一等奖、优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等荣誉,并立项上海大学党建研究课题,探索促进“教师-学生-社会”高度融合的高校基层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建立师生协同服务社区生活与文化建设的创新型基层服务载体。

三、工作室负责人

党支部书记魏秦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履行党务职责,坚持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自己。作为建筑系教学主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努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竞赛,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奖,教学成果出色,获“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亚洲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多项奖,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并积极探索美术学院背景下的建筑系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与上海大学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其在业务水平上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20篇、国家重要刊物与国际会议论文14篇, sci与ei检索1篇,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纵向2项,并获得第十三届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学会奖;2010、2014、2015年分别获“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论文奖;在设计实践方面获得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等。

魏秦热爱党务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党员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坚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获得2005——2006年度上海大学三八红旗手,2007年度上海大学2007年度优秀青年教师奖、2012年6月获上海大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等多项荣誉、2019年魏秦获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自2014年起,该同志兼任建筑系的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在党支部的常规工作中,通过党建工作围绕建筑系的学科发展与科研建设等中心工作,对接需求、对接学科发展、将理论学习融合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协助系领导班子带动教师共同推动建筑系的学科进步。

四、已取得成果

建筑系教工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及其全体党员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创新途径,在支部理论学习等规定动作之外,抓好支部的特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以支部好项目建构教学联动

教工支部联合本科生支部,结合2014~2015年立项的党建好项目《梦想与创新并进,技术与艺术同行——美院建筑系师生党支部共建建筑学艺术素养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走近美院、走近建筑、走进创意”等系列活动的讲座与展览活动,如:课程展览、大类专业宣讲、留学立业分享会,高年级的创新与启智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力量,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建筑系支部组织教师观摩国美毕业展、城市空间艺术季、向兄弟院校学习办学经验与教学特色,积极探索到上海城乡建设的实践中。

2.师生协同联动共建创新服务载体

建筑系支部将上海大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上海大学优秀组织生活案例相结合,发挥师生党员的联动与协同,建立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联合的科研团队,以教师为指导、硕士生带队、本科生融入科研活动的模式,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一系列的科研活动,如:上海虹口江湾镇社区调查;莫干山、丽水等地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造活动;嘉善县农宅竞赛、上海郊区乡村社区调查。支部将党建项目结合专业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党员的科研热情,加强党员专业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与意识。

3.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促“公益设计服务社区”

支部骨干党员领衔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并连年立项国家级市校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16项,将教师科研方向与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特长作为增长点,建立师生共进的专业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注民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设计服务社区的活动。2016年初建筑系支部联合公益组织仁人家园,致力于历史街区微空间、社区公共环境的景观改造,已完成四川路顾爱娣阿姨家的住宅公益改造项目,改造得到了住户的高度评价。而且支部还针对对社区弱势居民的子女进行景观设计的课程培训,加强社区的凝聚力与特色文化氛围,帮助社区居民通过自我的微景观改造,参与到社区共建中,项目被“人人家园”颁发改造专家的奖状。

4.坚持党建理论学习与党建创新实践

积极申报上海大学党建研究课题,立项《师生协同社区共建思政教育载体——高校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研究》,探索促进“教师-学生-社会”高度融合的高校基层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建立师生协同服务社区生活与文化建设的创新型基层服务载体。

支部通过党建促学科发展,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师生共建的创新服务载体,服务社会,努力探索党务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支部书记在任职5年间:2015年立项上海大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2015年获上海大学优秀组织生活案例、2016年6月获上海大学第十二轮基层党建好项目一等奖、2016年6月获上海大学优秀基层服务性党组织示范点名单。魏秦获2016年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9年魏秦获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五、建设计划

工作室建设计划以“社区 乡村”为主题,以“项目引领”为主线,以“三方互动”为路径,促进学科建设与党建工作互融互促,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双带动”成效显著的书记工作室。具体思路和举措如下:

1、以“社区 乡村”为主题,促进学科发展与党建工作互融互促

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是我国目前各项经济社会工作的重心。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基层工作,直接影响社会治理大局,至关重要。而且,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与社区规划设计与建设密切相关,学科建设在社区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建筑系已经联合上大社会学院,组织多专业教师和学生,在虹口区江湾镇街道、徐汇区湖南路街道、黄浦区外滩街道、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等地开展了数年的社区调研与建设活动,并持续多年开展包括“小小景观师和设计师培训”、“老旧住区空间改造”、“社区公共空间活化”、“社区公共艺术”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素材。乡村方面,建筑系正在密切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浙江特色村落、上海市郊区镇村等为基地,开展关于“乡村产业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激活”、“乡村公共艺术”等社会实践,并通过国际公共艺术论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建设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乡村建筑分会等平台宣传乡村、共建乡村、激活乡村。

2、以“项目引领”为主线,充分整合各类科研和教学资源,以事业凝聚人心,以奉献感化人心,践行“双带头”责任

结合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杯”、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建筑系各专业老师的科研课题,精心选择合适课题作为“工作室项目”。每半年或一年面向全系乃至全院进行课题发包,邀请有科研需求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及指导团队,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共同围绕特定项目和特定主题开展工作。通过事业凝聚和奉献感化促进专业能力和党性修养的同步提升,切实落实“双带头”责任——一是“以事业凝聚师生”,使教师的科研工作和学生的专业热情都得到满足;二是“以奉献感化人心”,项目课题的选择计划进一步侧重公益性,主动面向弱势人群和各类突出社会问题,通过项目的开展促进师生奉献社会,培养和激发师生尤其是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以“三方互动”为路径,发挥专业特长,调动多方需求和意愿,激活“教师-学生-社会”三方力量,合力共促“双带头”效应

围绕教师科研课题和科研方向,充分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结对子、师生党支部共建等方式促进师生合作和交流互动。进一步通过调研挖掘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存在的需求和难点,大力发挥建筑系师生专业特长,协助社区共建与共治,达成“教师-学生-社会”三方共赢。开展形式包括“专业思政课堂进社区”、“学生社区实践课程”、“教师社区服务项目”、“社区规划师进课堂”等,并通过举办论坛、游戏、社区亲子等活动加强教师、学生、社会的互动。

上一条:上海大学“溯源创优”计划——优秀基层党组织美术学院设计系党支部

下一条:上海美术学院关于“我有心语送给党 我为同学办实事——上海大学学工系统‘学党史•迎校庆’献礼活动”纪实

网站地图